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老人出门散心的日常片段,充满宁静淡泊的生活气息。
开篇"病躯倦长昼"直接点明状态:生病的身体在漫长的白天里感到疲倦。这种疲惫感让人联想到夏日午后的昏沉。但老人没有闷在屋里,而是"出门俯清湍"——走到户外欣赏清澈的流水,这个动作透露着他虽病弱却仍向往自然的生机。
"倚筇坐浓樾"是诗中最生动的画面:拄着竹杖坐在浓密树荫下。竹杖和树荫都是夏日乘凉的典型意象,传递出闲适感。"支颐不胜冠"这个细节很妙——因为身体虚弱,连戴帽子都觉得沉重,只能用手托着下巴。这种细腻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消瘦老者坐在树下的模样。
后四句视线由近及远:遥望山峰欣赏奇景,单薄的夏衣被大风吹得发冷。这里"绤袖"指粗布衣袖,"长飙"指持续的大风,一衣一风之间形成冷暖对比。最后"呼儿授新句"突然转入温馨的家庭场景——叫来孩子传授新作的诗句,而"孤怀渺云端"又回到独处时的旷达心境,把思绪寄托在飘渺的云天上。
全诗就像一组生活镜头:从病榻到溪边,从树下到远山,最后回到书斋。没有华丽辞藻,只用朴素语言记录病中闲步的所见所感,却在平淡中透露出文人特有的雅致和面对病痛的从容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虽病而不废吟咏"的生活态度,以及人与自然默默交流的和谐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