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唐学录颐 其一

今代称纯孝,如公第一流。
事亲惟婉顺,厉志只操修。
德行浑无间,功名略未酬。
空遗千古恨,明月一山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名叫唐颐的学官(学录),赞美他高尚的品德和未竟的抱负。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与惋惜。

首联开门见山,说当代要论真正的孝子,唐颐绝对排第一。这里"纯孝"指纯粹的孝心,"第一流"是最高级别的评价,直接点明主人公的品德高度。

颔联具体描写他的孝行:侍奉父母总是温顺体贴,磨炼心志全靠严于律己。"婉顺"写他对父母的温柔,"操修"写他自我修养的严格,两个细节就勾勒出一个孝子的形象。

颈联升华评价:他的道德品行完美无缺,可惜功名事业还没实现。"浑无间"是说品德毫无瑕疵,"略未酬"暗示他本可取得更大成就,为下文的遗憾埋下伏笔。

尾联抒发感慨:如今只留下千古遗憾,他的坟墓孤独地躺在明月照耀的山丘上。用"明月山丘"的静谧景象,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惋惜之情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反差手法:前六句极尽赞美之能事,最后两句急转直下,让读者在完美的形象与突然的逝去之间感受到强烈冲击。这种"好人未得好报"的遗憾,正是引发共鸣的关键。诗人没有用华丽辞藻,而是用"第一流""浑无间"这样直白的赞美,配合"空遗恨""明月丘"这样简单的意象,让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。

廖行之

廖行之(1137~1189) ,字天民,号省斋,南宋衡州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。孝宗淳熙十一年(1184)进士,调岳州巴陵尉。未数月,以母老归养。告满,改授潭州宁乡主簿,未赴而卒,时淳熙十六年。品行端正,留心经济之学。遗著由其子谦编为《省斋文集》十卷,已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