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采芝图
弱龄慕仙术,蹉跎鬓霜侵。
中间困游宦,及此初抽簪。
朱君究方技,福地来句金。
闻有龙仙芝(见茅山志),结伴同招寻。
茅濛避秦隐,越翳入穴深。
咄哉陶隐居,混俗无遐心。
梁武非仙才,虚誉相浮沈。
我乏驻颜方,卧疴对遥岑。
早读黄庭篇,不为梁甫吟。
相期访真侣,舒啸开神襟。
举手谢时辈,遗以青鸾音。
中间困游宦,及此初抽簪。
朱君究方技,福地来句金。
闻有龙仙芝(见茅山志),结伴同招寻。
茅濛避秦隐,越翳入穴深。
咄哉陶隐居,混俗无遐心。
梁武非仙才,虚誉相浮沈。
我乏驻颜方,卧疴对遥岑。
早读黄庭篇,不为梁甫吟。
相期访真侣,舒啸开神襟。
举手谢时辈,遗以青鸾音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普通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"中年人的修仙梦"。
开头四句像发朋友圈吐槽: "年轻时就想学神仙法术,结果忙着考公务员耽误了,现在头发都白了才辞职"(弱龄慕仙术...初抽簪)。用"蹉跎""霜侵"这种词,把中年危机写得特别形象。
中间部分像在写探险真人秀: 跟着懂行的朱老师(朱君究方技)去茅山找仙草(龙仙芝),提到历史上几个著名隐士:躲秦朝的茅濛、钻山洞的越翳。最有趣的是吐槽陶弘景——这个南朝著名道士被作者嫌弃"太会混圈子"(混俗无遐心),连他服务的梁武帝也被diss"根本不是修仙的料"(梁武非仙才)。这些历史梗用得特别接地气。
最后六句是养生人的日常: 承认自己不会保养(我乏驻颜方),生病躺着看远山(卧疴对遥岑)。但坚持早读《黄庭经》(道家养生书),不学诸葛亮写《梁甫吟》(建功立业的诗)。最浪漫的是约道友一起爬山长啸(舒啸开神襟),还要学神仙驾着青鸾鸟告别俗人(举手谢时辈...)。
全诗妙在把修仙梦想写得特别真实: - 时间线清晰:少年梦想→中年职场→退休寻仙 - 吐槽很现代:嫌弃网红道士、diss甲方领导 - 结尾留悬念:到底找到仙草没?青鸾鸟是真是假?
就像现在有人辞职去终南山修行,这首诗用古人经历告诉我们:追求长生不如活得痛快,约好友爬山长啸,比什么仙丹都管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