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圣观

永怀閒访道,斗上上仙居。
瀑水磬声外,桂花林影疏。
山名孙绰赋,观额葛玄书。
已负秋来约,诛茅兴有馀(同上书卷中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道观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隐逸情怀。

前两句写诗人长久以来就怀着闲适的心情想去寻访道观,终于登上了仙人的居所。"斗上"二字生动表现出山势陡峭,攀登不易,暗示寻道之路虽艰难却值得。

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仙居的清幽景致:瀑布的水声与寺庙的钟磬声交织,桂花的香气在林间疏影中飘散。这里提到两位历史名人——孙绰曾为山作赋,葛玄为道观题写匾额,暗示此地历史悠久,充满仙气。

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的遗憾与向往:虽然错过了秋天来此的约定,但想要在此结庐隐居的兴致依然浓厚。"诛茅"指砍茅草建屋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。

全诗通过寻访道观的经历,展现了诗人对清静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自然景物与人文典故交融,既有实景描写,又有历史联想,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空灵悠远,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趣。

李建中

(945—1013)宋京兆人,字得中。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。累官太常博士,曾表陈时政利害,序王霸之略,得太宗嘉赏。历知曹、解、颍、蔡四州。恬于荣利,好吟咏,每游山水,留题自称“岩夫民伯”。善修养之术,奉命参预校定《道藏》。官终判太府寺。善书札,行笔尤工,多构新体。好古勤学,多藏古器、名画。有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