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庙宇的秋日景象,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交织,传递出深沉的历史感慨。
前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勾勒环境:蝉鸣声中的古庙、秋风吹动旗帜、野花从门缝窥探牌位、山鸟啄食长满青苔的石碑。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,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。
后四句转向对伍子胥的追思。诗人感叹这位忠臣的遗憾(未能实现抱负)与荣耀(忠诚被载入史册),"恨未收江赋"指他未能完成伐楚大业,"忠曾入楚词"说他的事迹被屈原写入《九章》。最后两句尤为巧妙:诗人想向古人请教存吴之策,却又迟疑不敢问——既表达了对历史智慧的渴求,又暗含对现实无力的惆怅。
全诗妙在将萧瑟的秋景与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融合,野花、山鸟的灵动与木主、苔碑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"欲问恐还疑"的心理描写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怅惘,以及对忠臣命运的深切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