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臬司诸公登黄鹤楼观涨①

观水还登水上楼,白云黄鹤故悠悠。
晴川酒散千山雨,巫峡帆乘万里流。
苍树没来迷鸟道,孤烟生处近渔舟。
不堪南纪重回首②,汉吏曾分瓠子忧③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们登上黄鹤楼观赏江景时的所见所感,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历史情怀。

首联"观水还登水上楼"开门见山,说我们来看江水,特意登上这座临水的高楼。"白云黄鹤故悠悠"化用崔颢名句,既写眼前白云黄鹤的景致,又暗含对历史传说的追忆。

颔联写得最有气势:晴川阁的酒宴刚散,就看到群山间雨雾弥漫;想象着巫峡的船帆正乘着万里长江顺流而下。这两句把空间从眼前的武汉拓展到遥远的巫峡,气象顿时开阔起来。

颈联转为细腻描写:苍翠的树木被江水淹没,连飞鸟的路径都看不清了;远处炊烟升起的地方,隐约可见打渔的小船。这一联用"迷鸟道"和"近渔舟"的细节,让壮阔的江景多了几分生活气息。

尾联突然转入深沉思考:不忍心向南眺望(南纪指南方),因为想起汉代治水的往事。这里用"瓠子忧"的典故(汉武帝时黄河决口,官员们分忧治水),把眼前的长江洪水与历史治水联系起来,表达了作者心系民生的情怀。

全诗最妙处在于:明明是朋友聚会登高赏景,却从江景写到民生,从当下写到历史,在壮美的画面中暗藏忧国忧民之心。写景时远近结合、虚实相生,抒情时含蓄深沉,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"登山则情满于山,观海则意溢于海"的情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