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高孤傲、坚守本心的文人形象,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。
前两句用对比手法:住在豪华宅院里的人追求名利地位,而一只孤鸟却在高远的天空珍惜自己的羽毛(象征洁身自好)。这里暗指诗人不愿同流合污。
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展现诗人的品格:他愿意把食物分给门客(战国冯谖弹铗的典故),却只愿穿老友送的粗布衣;除了满腹诗书外没有其他财富,但写诗的豪情丝毫不减。这些细节生动刻画出一个重情义、轻物质、才华横溢的文人形象。
最后两句借屈原《天问》《离骚》的典故,说现在连向上天质问都得不到回应,读古人的悲愤诗篇更觉心痛。表达了诗人对现实黑暗的愤怒和无奈,以及无人理解的孤独。
全诗通过鲜明对比和典型事例,塑造了一个在世俗社会中保持高洁品格的知识分子形象。语言凝练但情感浓烈,既有对现实的批判,也有对理想的坚守,容易引起读者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