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 其三

山外浮云云外城,江边羌角水中声(登城江边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远及近、动静结合的画面,读起来像用文字勾勒的山水画。

前一句"山外浮云云外城"像镜头拉远:先看到青山,山外飘着流动的云,云层后面若隐若现藏着城池。三个"外"字层层推进,给人空间无限延伸的感觉,仿佛天地很开阔。

后一句"江边羌角水中声"突然把镜头拉到近处:江岸传来游牧民族的号角声,声音落在江面上,和水波声混在一起。这里"羌角"可能是实写边塞风光,也可能是比喻风声水声像音乐。水里的声音这个写法很妙,让听觉有了立体感。

两句话看似简单,其实暗藏巧思:前句全是视觉(山、云、城),后句专注听觉(号角、水声);前句景物静止,后句声音流动;前句向外拓展空间,后句向内聚焦细节。这种对比让短短两句诗有了丰富的层次感。

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这种空阔又带着边塞气息的景物描写,自然透露出一种苍茫的意境,让人联想到戍边将士或游子望乡的身影。就像用景物当信纸,把情绪悄悄写在风里水里。

李新

宋仙井人,字元应。哲宗元祐五年进士。刘泾尝荐于苏轼。累官承议郎、南郑丞。元符末上书夺官,谪遂州。徽宗大观三年赦还。有《跨鳌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