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何都护

海上有豪杰,居然为世英。
高足蹈一世,乡里尤相惊。
人谓其胸中,具有九有兵。
瞋目为语难,泉奔九河声。
吮子收士心,争吏门成城。
三度入长安,飘然万里行。
石梁与酆邺,海内引足横。
犹然伏鹄卵,柝羽弗建旌。
丈夫未遇时,负气真难平。
辟若天下马,弭辙谁可形。
未遇九方皋,沙丘且嘶鸣。
出处胡可思,醉歌尔且赓。
梅花落残雪,春至枝枝荣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怀才不遇的豪杰形象,用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语言展现了英雄的抱负与现实的落差。

开篇直接点明主角是海上豪杰,世人眼中的英雄。他脚步豪迈走天下,连家乡人都为之惊叹。人们说他胸中有千军万马,发怒时声音如黄河奔涌。这里用"九有兵"(千军万马)和"九河声"(黄河咆哮)这样夸张的比喻,突出他的非凡气概。

中间写他善于收服人心,官吏们都争相归附。三次远赴长安,足迹遍布名山大川(石梁、酆邺),却依然像未孵化的天鹅蛋,羽毛未丰不能展翅。这里"伏鹄卵"的比喻很形象,说明他空有才能却无处施展。

接着直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:大丈夫不得志时,心中意气难平。就像千里马(天下马)没遇到伯乐(九方皋),只能在沙丘上空自嘶鸣。这里用千里马的典故,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无奈。

最后以豁达作结:人生际遇何必多想,且醉且歌吧。就像梅花终会抖落残雪,春天到来时每根枝条都会绽放。这个结尾很妙,用梅花迎春的景象,既保持豪杰的傲骨,又给全诗带来希望的光亮。

全诗最打动人处在于:既写出了英雄的豪迈气概(如黄河奔涌的比喻),又真实表现了不得志的苦闷(如未孵化的天鹅蛋),最后还能保持积极心态(梅花迎春)。这种豪情与失意交织,最终又超脱豁达的情感起伏,正是许多怀才不遇者的真实写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