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非常直白的语言,表达了对朋友刘梅溪英年早逝的悲痛和无奈。
前两句说刘郎(刘梅溪)为了谋生想尽各种办法,却始终被疾病困扰,最终没有任何办法能延长他的生命。这里"病"字既是动词(被病痛折磨)也是形容词(病弱的),短短七个字就勾勒出一个被生活与疾病双重压垮的读书人形象。
后两句写得特别巧妙,表面是说:如果灵魂有知觉,刘梅溪应该会后悔当初学医(岐黄指中医)。实际上暗含两层讽刺:一是学医者反而救不了自己,二是暗指当时社会读书人谋生艰难——连医生这样的职业都难以维生。这种"反话正说"的手法,让悲痛中又带着对现实的尖锐批判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朋友之间说家常话,但字字血泪。特别是最后"何苦"二字,既是替死者发出的叹息,也道出了所有底层知识分子的共同困境,让普通读者都能感受到那种心酸与无力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