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淘沙慢(己卯至壬辰(一九三九至一九五二))
夜堂静,霜明露槛,砌响风叶。
哀柝敲寒未歇,残灯弄影欲灭。
又肠断伶俜窥户月,似琼匣、鸾镜初缺。
漫屈指浮沈廿年事。
幽怀万千迭。
凄绝,此情更向谁说。
剩倚竹清愁飘蓬感,惘惘难自决。
知泪也无多,和恨偏咽。
倦魂暗结。
寻旧吟,却化西园枯蝶。
的皪钗莲珊瑚玦,繁华散、幻尘尽撇。
逝波促、行人归意切。
听长漏,一刻三冬。
怎怨得,朝来两鬓飞轻雪。
哀柝敲寒未歇,残灯弄影欲灭。
又肠断伶俜窥户月,似琼匣、鸾镜初缺。
漫屈指浮沈廿年事。
幽怀万千迭。
凄绝,此情更向谁说。
剩倚竹清愁飘蓬感,惘惘难自决。
知泪也无多,和恨偏咽。
倦魂暗结。
寻旧吟,却化西园枯蝶。
的皪钗莲珊瑚玦,繁华散、幻尘尽撇。
逝波促、行人归意切。
听长漏,一刻三冬。
怎怨得,朝来两鬓飞轻雪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独处时的孤独与感伤,充满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上片通过"夜堂静"、"霜明露槛"等意象,营造出一个寒冷寂静的夜晚场景。更夫敲梆子的声音、将灭的残灯、残缺的月亮,这些细节都强化了孤独的氛围。"漫屈指浮沉廿年事"道出了对二十年人生起伏的回忆,内心积压着万千愁绪。
下片转入更深的情感抒发。"凄绝"二字直抒胸臆,表达了无人倾诉的苦闷。词人用"倚竹清愁"、"飘蓬感"等比喻,形象地展现了漂泊无依的心境。眼泪与怨恨交织,疲惫的灵魂无处安放,连寻找旧日诗作都如同枯蝶寻花般徒劳。
结尾处,"的皪钗莲珊瑚玦"等华美饰物的意象,与"繁华散"形成强烈对比,暗示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。时间如流水般匆匆,归心似箭却身不由己。最后"两鬓飞轻雪"的比喻,生动地表现了岁月催人老的无奈。
全词以细腻的笔触,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,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深切忧伤。词人用具体可感的意象,把抽象的时间感和生命体验表现得淋漓尽致,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