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朋友间真挚的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。
前两句说:我们相隔千里关塞,能交心的朋友本就不多。这里用"千里关塞"形容距离遥远,"更几人"强调知心朋友难得。
中间四句回忆往日情谊:我们的友情像金子般坚固(金兰情),志趣相投如同猿猴与仙鹤般和谐(猿鹤意)。在邺城(今河北临漳)的黄沙中,在商山(陕西境内)的绿草间,我们都曾相伴。这里用"黄尘"和"绿草"形成色彩对比,暗示共同经历的风雨与美好。
最后两句道出离愁:虽然只是短暂分别,但我知道你一定会像思念苏纯那样惦记着我。这里用"苏纯"的典故(东汉隐士,以高洁著称),既赞美朋友的品格,又表达对重逢的期待。
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厚,通过具体意象(关塞、金兰、猿鹤等)将抽象的友情写得生动可感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即使相隔千里,依然心灵相通"的知己之情,以及"暂时分别也互相牵挂"的温暖。
顾炎武
顾炎武(1613.7.15-1682.2.15),汉族,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(今江苏省昆山市)千灯镇人,本名绛,乳名藩汉,别名继坤、圭年,字忠清、宁人,亦自署蒋山佣;南都败后,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,改名炎武。因故居旁有亭林湖,学者尊为亭林先生。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、经学家、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,与黄宗羲、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“三大儒”。其主要作品有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肇域志》、《音学五书》、《韵补正》、《古音表》、《诗本音》、《唐韵正》、《音论》、《金石文字记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