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对联通过对比宋朝贤臣和靖康年间的乱象,表达了对忠诚与亡国教训的深刻反思。
上联"祀宋贤良,次第谨依言行录"说的是:我们祭祀宋朝的贤臣时,是按照《言行录》记载的顺序来恭敬安排的。这里的《言行录》可能是指记录宋代名臣言行的典籍,暗示后人应当以这些贤臣为榜样。
下联"与人家国,凋疏无若靖康年"则用靖康之变(北宋灭亡的惨痛事件)作对比:要说把国家交到别人手里导致衰败的,没有比靖康年间更惨痛的教训了。这里既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,也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。
全联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通过"贤良"与"靖康"的强烈对比,形成忠奸立判的效果
2. "言行录"代表规范,"靖康年"代表教训,一正一反说透治国之道
3. 语言简洁但内涵深刻,既有对忠臣的敬仰,又有对误国者的批判
这种对联常见于祠堂等场所,既纪念先贤,又警示后人,体现了中国人"以史为鉴"的传统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