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友人赴省
仲冬阴气积,严霜冻郊坰。
居人犹念寒,子有万里行。
此行勿云远,去路青云平。
骅骝无蹇步,鸿鹄有脩翎。
圣明图治切,仄席用儒生。
曈昽九门辟,纷袍集王庭。
吾子富春秋,词学浩纵横。
一吐经济策,唾手拾科名。
秋风归故里,锦衣为亲荣。
眤眤重离去,莫学儿女情。
居人犹念寒,子有万里行。
此行勿云远,去路青云平。
骅骝无蹇步,鸿鹄有脩翎。
圣明图治切,仄席用儒生。
曈昽九门辟,纷袍集王庭。
吾子富春秋,词学浩纵横。
一吐经济策,唾手拾科名。
秋风归故里,锦衣为亲荣。
眤眤重离去,莫学儿女情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冬天送别友人赴京赶考的场景,既写出了离别的牵挂,又饱含对友人前程的鼓励。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:
开篇四句用寒冬景象烘托离别氛围。仲冬时节霜冻大地,连本地人都觉得寒冷,而友人却要踏上万里征程。这里通过环境描写暗示赶考之路的艰辛。
中间十二句是核心劝勉部分。诗人用一系列积极意象鼓励友人:先说路途虽远但前程平坦("去路青云平");再用骏马和雄鹰比喻友人才能出众("骅骄无蹇步"指像好马般稳健,"鸿鹄有修翎"说如大雁展翅高飞);接着点明朝廷正急需人才("圣明图治切"),只要在殿试中展现才华("一吐经济策"),定能金榜题名("唾手拾科名")。
最后四句回归温情叮嘱。预想友人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场景,劝慰此刻离别不要像小儿女般伤感。全诗刚柔并济,既有"鸿鹄展翅"的豪迈比喻,又有"莫学儿女情"的贴心嘱咐,把读书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和真挚友情完美融合。
诗中"青云平""唾手拾科名"等表述,生动展现了古人"学而优则仕"的人生理想,而"锦衣为亲荣"则体现了传统孝道思想,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。
郭印
宋成都双流人,字信可,晚号亦乐居士。郭绛子。徽宗政和进士。累任铜梁、仁寿等县令。高宗绍兴十八年,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、举人不当降一官。终部刺史。与秦桧有庠序旧,绝不与通,家居十八年。性嗜水竹。工诗,与蒲大受、冯时行、何耕道为诗友。有《云溪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