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,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。
开头两句写隐士选择远离尘嚣的住所,每天与青山对坐,忘记世俗的纷扰。"谁与邻"用反问语气,暗示这种生活虽然孤独但自在。
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士的生活:像古代隐士黄绮一样采食灵芝,庆幸生在尧舜般的太平盛世;穿着简朴的衣冠研读《易经》,在茧纸上悠闲地写文章。这些细节展现了他淡泊名利、追求精神生活的态度。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提到与友人多年未见,听说对方事业有成。这里暗含对比:虽然自己选择隐居,但也为朋友的成就感到欣慰,体现了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。
全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白描,传递出"淡泊明志"的哲理。诗人用青山、芝草等意象营造出宁静氛围,让读者感受到隐居生活的闲适之美,同时也展现了传统文人"穷则独善其身"的精神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