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州黄陂驿
晨发定远驿,千崖红栎林。
午度大胜关,万壑青松阴。
寒泉泻澎湃,乱石悬𡼭崟。
呦呦走野鹿,角角鸣山禽。
平生一两屐,若有山水淫。
天台雁荡路,坐对清猿吟。
朅来拥使节,跃马声骎骎。
谁知长淮上,风露凝衣襟。
黄州渺何处,雪堂苍烟深。
因思苏长公,幅巾霜满簪。
洞箫起月下,天地皆清音。
千载岂云远,知我犹此心。
午度大胜关,万壑青松阴。
寒泉泻澎湃,乱石悬𡼭崟。
呦呦走野鹿,角角鸣山禽。
平生一两屐,若有山水淫。
天台雁荡路,坐对清猿吟。
朅来拥使节,跃马声骎骎。
谁知长淮上,风露凝衣襟。
黄州渺何处,雪堂苍烟深。
因思苏长公,幅巾霜满簪。
洞箫起月下,天地皆清音。
千载岂云远,知我犹此心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从定远驿到黄州的旅程,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。
从清晨出发,诗人穿越了红栎树林,到了中午,又穿过了青松环绕的大胜关。一路上,寒泉飞泻,乱石嶙峋,野鹿和山禽各自活动,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。诗人感叹自己一生中对山水的热爱从未减退,就如同两只鞋总是满是山水的印记。
诗人提到,他曾梦想着探访天台和雁荡山,然而现在他正担任重任,骑马疾驰,不知何时才能实现这些梦想。然而,当他站在淮河畔时,感受到的风露和清冷却让他更加怀念那些宁静的山林。
黄州,这个地方,在诗人心中,就像远方的雪堂,充满了苍翠的烟雾。他想起了苏东坡,这位古代文人,他头戴草帽,霜白的两鬓,犹如一幅诗意的画卷。在月色下,苏东坡吹响洞箫,天地间回荡着清亮的音乐。千年的时光似乎并没有拉远他们的心灵距离,诗人依然能够感受到苏东坡的那份心境。
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,还寄托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向往和敬仰之情,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渴望。
陈孚
陈孚(1259 — 1309)元代学者。字刚中,号勿庵,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(今白水洋镇松里)人。至元年间,上《大一统赋》,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,为山长,曾任国史院编修、礼部郎中,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。诗文不事雕琢,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,七言古体诗最出色,著有《观光集》、《交州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