钟山寺

贰卿追绿野,一壑饱清泉。
诗到永嘉上,山如灵隐前。
生涯归古寺,遗照对枯禅。
二百馀年话,来同三月天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钟山寺的宁静生活,充满了对自然和禅意的向往。

前两句写隐士追随古人归隐山林("绿野"代指隐居生活),享受山泉的滋养。"饱"字用得生动,仿佛泉水不仅能解渴,还能满足精神需求。
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钟山寺的魅力:这里的诗歌有永嘉诗派的清新,山景如灵隐寺般幽美。隐士将余生托付古寺,与枯坐修禅的僧人相对,构成一幅超脱尘世的画面。

最后两句巧妙拉长时间线:古寺承载着两百年的历史,而诗人来访时正值生机勃勃的三月天。这种时间跨度对比,让人感受到古寺在岁月长河中的永恒魅力。

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寺生活的描写,传递出作者对闲适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中"枯禅"与"三月天"的对比尤为精妙,既表现了禅修的寂寥,又暗含春天的生机,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美。

何异

宋抚州崇仁人,字同叔,号月湖。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。孝宗朝以知萍乡县政绩迁国子监主簿,旋迁监察御史、右正言。疏谏光宗朝太上皇,语颇峻直,出湖南转运判官,还权礼部侍郎。以忤韩侂胄,被劾奉祠。起知夔州兼本路安抚使,立循环通济仓以济民。嘉定初召为刑部侍郎,寻权工部尚书,出知泉州。卒年八十一。有诗名。有《月湖诗集》、《宋中兴三公年表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