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夜杂兴 其五

飞蚊鼓翅鸣,薨薨喧室中。
敢憎声似雷,实惮喙如锋。
饮血虽可饱,噬肤竟何功。
得时不足贵,少皞行西风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《夏夜杂兴 其五》大意是通过描写夏日夜晚的蚊子,表达了诗人对蚊子的观察与思考。

诗的第一句“飞蚊鼓翅鸣,薨薨喧室中”,描绘了夏日夜晚,蚊子们嗡嗡飞舞,发出嘈杂的声音,充斥着室内。这里的“薨薨”形容蚊子的声音,给人一种持续不断的感觉,仿佛整个房间都被这声音包围。

接下来,“敢憎声似雷,实惮喙如锋”,这里的“敢憎”是不敢憎恨的意思,诗人并没有因为蚊子的声音大而憎恨它们,反而是因为它们的“喙如锋”而感到畏惧。这里的“喙如锋”比喻蚊子的嘴巴像锋利的刀子,暗示了蚊子吸血的行动让人感到害怕和厌恶。

“饮血虽可饱,噬肤竟何功”,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蚊子吸血的行为,虽然能够饱腹,但它们吸食人的皮肤,究竟有何益处?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蚊子行为的质疑,它们的行为虽然能够满足自身,但却给人带来了伤害,这种行为并不值得称道。

最后一句“得时不足贵,少皞行西风”,诗人则转向了对时运的思考。这里“少皞行西风”象征着时运的更迭,即使蚊子在某个时段内能够吸血饱腹,但这种得来不易的繁荣终究是短暂的,因为时运的更迭是无法抗拒的。

整首诗通过描写夏日夜晚的蚊子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,以及对时运的感慨。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哲理性思考,引人深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