𠙶山晓云歌

大坤湿气蒸嵷巃,油然勃然连苍穹。
曙窗注望东𠙶峰,须臾不见青芙蓉。
初疑博山喷出紫烟缕,又疑蜃精海底推起龙王宫。
东西模糊总一色,上下变幻知几重。
既非芒砀山中隐刘季,又非阳台神女遥相通。
养文玄豹隐丹壑,失巢老鹤迷青松。
忽见千株万株老枯桧,化作千丈万丈苍精龙。
断崖滴翠时洒洒,落花细雨春濛濛。
金乌欲上海水赤,神光荡射生青红。
狂飙捲地忽吹散,依然绣出金屏风。
奇奇怪怪渺无际,且将浩兴收拾填心胸(清李景峄嘉庆《溧阳县志》卷一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变幻的壮丽画卷,语言生动形象,充满奇幻色彩。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,把自然景观写得活灵活现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
开篇写大地湿气蒸腾,云雾迅速升腾连接天空。清晨诗人从窗口望向东山,突然连青翠的山峰都看不见了——这个转折很有戏剧性,立刻勾起读者的好奇心:云雾到底有多浓?

接着用两个民间熟悉的比喻形容云雾:先是像香炉喷出的紫烟(博山炉是古代常见熏香器具),又像海市蜃楼中龙王宫殿突然升起。这两个比喻既贴切又带着神话色彩,把普通云雾写得神秘莫测。

中间部分继续发挥想象:云雾让东西方向模糊难辨,不断变换形态。诗人排除了"刘邦躲芒砀山"和"巫山神女"这些历史传说,强调眼前是纯粹的自然奇观。随后描写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物:黑豹藏身山涧、迷路的老鹤、枯树突然像化作巨龙,这些画面既真实又梦幻。

最后写晨光穿透云雾的瞬间美景:朝阳把海面染红,光芒在云雾中折射出青红交织的色彩。突然狂风把云雾吹散,青山重新显露如锦绣屏风。结尾诗人感叹这奇幻景象无边无际,决定把这份震撼收藏在心里。

全诗妙在三点:一是比喻接地气(香炉、海市蜃楼都是古人常见事物);二是动态描写如快镜头(从云雾聚集到消散的全过程);三是把自然现象写出神话感,却不脱离现实观察。这种写法让普通读者既能看懂,又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磅礴诗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