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转庵圣花韵
转庵诗三昧,仍嗜书八法。
写出金弹句,可玩不可狎。
近观圣花作,险若君独压。
壮如钱塘潮,清若苕溪霅。
僚丸同妙手,痀蜩真脱甲。
庖刀方奏砉,郢风复运霎。
文章特小技,圣处奚假插。
得趣堪献佛,高吟岸乌帢。
达者越拘挛,迷者泥检柙。
岂知造化机,目击不容眨。
衮衮万马奔,翼翼两攻夹。
灵根有变通,时雨自浃洽。
意轻秦赵璧,价重蒲葵箑。
记舟何用痕,印钱偶因掐。
于道得达尊,问鼎不问郏⑴。
写出金弹句,可玩不可狎。
近观圣花作,险若君独压。
壮如钱塘潮,清若苕溪霅。
僚丸同妙手,痀蜩真脱甲。
庖刀方奏砉,郢风复运霎。
文章特小技,圣处奚假插。
得趣堪献佛,高吟岸乌帢。
达者越拘挛,迷者泥检柙。
岂知造化机,目击不容眨。
衮衮万马奔,翼翼两攻夹。
灵根有变通,时雨自浃洽。
意轻秦赵璧,价重蒲葵箑。
记舟何用痕,印钱偶因掐。
于道得达尊,问鼎不问郏⑴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以赞美朋友转庵的诗歌和书法才华为主线,用生动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境界。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:
1. 开篇先夸朋友的诗("三昧"指精髓)和书法("八法"指笔画技巧),说他的诗句像金弹子般珍贵值得玩味但不轻浮。接着用四种意象形容朋友新作《圣花》的风格:险峻如悬崖独耸、壮阔似钱塘潮涌、清雅若苕溪水色、灵巧堪比杂技高手玩球。这些比喻让抽象的艺术风格变得可视可感。
2. 中间转入创作哲理的探讨。诗人认为好文章要像厨师解牛般游刃有余("庖刀"典故),像郢人运斧般精准("郢风"典故)。真正的艺术超越技巧束缚("达者越拘挛"),要把握自然造化的生机("造化机"),就像万马奔腾的气势或细雨滋润万物的悄然。
3. 结尾通过对比强调艺术价值:看轻秦赵玉璧(物质财富),看重蒲草扇(精神意趣);不执着刻舟求剑的痕迹(形式),注重随手掐印的天然(灵感)。最后升华到"道"的境界——真正的尊贵在于追求艺术真谛("达尊"),而非表面成就("问鼎"指争权位)。
全诗妙在将抽象的艺术理论转化为"钱塘潮""细雨润物"等鲜活意象,用"玩金弹""掐指印"等生活化比喻解说创作真谛,最后落脚于超越功利、回归本心的艺术追求。诗中暗含对朋友才华的欣赏,更传递出对自然灵动、不拘形式的创作观的推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