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未春暮为杨筱荔先生(志濂)重游泮水偶成六绝句 其四

有生患在识之无,十丐原知让九儒。
终是熙朝人瑞事,何妨掩耳话唐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方式,表达了读书人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,同时暗含对理想社会的向往。

前两句"有生患在识之无,十丐原知让九儒"是说:人生最大的烦恼就是识字读书(反而更痛苦),连乞丐都知道要让着读书人(因为读书人更穷)。这里用夸张对比,自嘲读书人地位低下,连乞丐都同情他们。

后两句"终是熙朝人瑞事,何妨掩耳话唐虞"笔锋一转: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太平盛世的好事(指科举制度),但不如假装听不见现实,聊聊尧舜时代的理想社会。这里"掩耳"是逃避现实的幽默说法,"唐虞"代表作者心中理想化的古代治世。

全诗妙在:
1. 用乞丐都比读书人富的反差制造笑点
2. "掩耳"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知识分子的无奈
3. 表面说盛世,实则用尧舜典故暗含对现实的不满
4. 自嘲中藏着读书人的傲骨,越不得志越要谈论理想国

这种用轻松语气说沉重话题的手法,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辛酸与坚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