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渭水诗

树似新亭岸,沙如龙尾湾。
犹言吟暝浦,应有落帆还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渭水边的黄昏景色,语言简洁却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"树似新亭岸,沙如龙尾湾"用比喻手法勾勒景物:岸边的树木像新亭一样挺拔整齐,沙滩的曲线宛如龙尾般蜿蜒优美。这两个比喻既具体又生动,让读者能立刻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。

后两句"犹言吟暝浦,应有落帆还"转入抒情。诗人在暮色笼罩的河岸边低吟,望着远处应该会有归航的帆船出现。这里"应有"二字用得巧妙,既表达了对归帆的期待,又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惆怅,让整首诗在宁静中透露出淡淡的思念之情。

全诗短短20字,却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情的自然过渡。诗人通过树木、沙滩、暮色、归帆这些典型意象,既展现了渭水黄昏的美景,又含蓄地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。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,让简单的景物描写有了更深的感情层次,读来余味悠长。

庾信

庾信(513—581)字子山,小字兰成,北周时期人。南阳新野(今属河南)人。他以聪颖的资质,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,又来到北方,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,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,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