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当然可以,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:
《又反前意为辛斋留行即用留别四绝句韵 其一》
这首诗首先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见解和自身的态度。
“悠悠俗眼谩相惊”,诗人用“悠悠”和“俗眼”形容世俗人们的眼光,说他们容易被表面的事物所惊扰,不善于理解和欣赏深层次的美好东西。这里有一种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和嘲笑。
“白社无人识董京”,这里可能用了典故或者隐喻。白社可能指的是一个普通的地方或者环境,而董京可能是一个有才华但不被世俗认知的人。诗人表达的是,在这个地方,像董京这样的人才被埋没,没有人能够欣赏和识别他的价值。
然后,“石竹一床诗一卷”,诗人描述自己的状态:只有一张石竹床和一卷诗书陪伴着自己。这个景象十分简单,甚至可以说是简朴的。这里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诗书的热爱。石竹床和诗书成了诗人的精神寄托和依靠。
最后,“九州何地着狂生”,这里的“九州”可能指的是中国或者广大的世界。“狂生”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,也可能指的是那些不拘小节、特立独行的人。诗人可能在问:在这个广大的世界里,我该去哪里才能找到属于我的位置,才能让我这样的狂生得到应有的认同和尊重呢?这里充满了诗人的无奈和困惑,但也透露出他的坚持和对理想的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不屑和对才华被埋没的遗憾,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的追求。通过简单的描述和深邃的哲理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