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罗浮歌
我闻博罗一山拔地起,邈绝霄汉横苍烟。
何年蓬莱卷石浮海至,丹梯翠栈相钩连⑴。
仙灵窟宅万古在,是为朱明耀真之洞天。
其间琪花瑶草蔽崖谷,砰訇钲鼓鸣层巅。
石楼玲珑员峤见,铁桥崒嵂青冥悬。
五岭迢递不得到,梅花村畔魂梦牵。
朅来道上闻玉女,指点金支璇阙虚无间。
丰隆列缺,手劈坤维。
水帘千丈,海风倒吹。
葱茜见怪竹,咿哑听碧鸡。
更有蛱蝶大于斗,五色绚烂雌雄飞。
下与三茅通洞壑,上与列宿争光辉。
吁嗟乎!
罗浮之胜有如此,只今相望疑尺咫。
我欲移短筇,裹粮偕诸子。
手弄罗浮之青霞,口餍罗浮之石髓。
伏虎岩前天乐鸣,飞云塔外狂歌起。
三更峰顶见海日,沧溟一片浮红紫。
李白平生最好奇,浪传失足堕苍耳。
何似青鞋布袜万里游,矫首扶桑接弱水。
望罗浮,情无已⑵。
何年蓬莱卷石浮海至,丹梯翠栈相钩连⑴。
仙灵窟宅万古在,是为朱明耀真之洞天。
其间琪花瑶草蔽崖谷,砰訇钲鼓鸣层巅。
石楼玲珑员峤见,铁桥崒嵂青冥悬。
五岭迢递不得到,梅花村畔魂梦牵。
朅来道上闻玉女,指点金支璇阙虚无间。
丰隆列缺,手劈坤维。
水帘千丈,海风倒吹。
葱茜见怪竹,咿哑听碧鸡。
更有蛱蝶大于斗,五色绚烂雌雄飞。
下与三茅通洞壑,上与列宿争光辉。
吁嗟乎!
罗浮之胜有如此,只今相望疑尺咫。
我欲移短筇,裹粮偕诸子。
手弄罗浮之青霞,口餍罗浮之石髓。
伏虎岩前天乐鸣,飞云塔外狂歌起。
三更峰顶见海日,沧溟一片浮红紫。
李白平生最好奇,浪传失足堕苍耳。
何似青鞋布袜万里游,矫首扶桑接弱水。
望罗浮,情无已⑵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望罗浮歌》是一首充满奇幻想象力的山水诗,用夸张浪漫的手法描绘了广东罗浮山的神奇景象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1. 脑洞大开的仙山描写 诗人把罗浮山比作从蓬莱仙岛漂来的神山("蓬莱卷石浮海至"),说这里有通天铁桥("铁桥悬青冥")、会发光的蝴蝶("蛱蝶大于斗")、仙乐飘飘的伏虎岩。最夸张的是说山顶三更天就能看到海上日出("三更见海日"),这些超现实的描写让整座山活像《西游记》里的神仙道场。
2. 藏不住的旅游冲动 诗人一边远望一边疯狂心动,像极了现代人刷到网红景点的状态。他说要"扛着竹杖带干粮"("移短筇,裹粮")去爬山,想啃山里的仙药("口餍石髓"),在飞云塔顶K歌("狂歌起"),甚至想直接住在山顶看日出。这种按捺不住的向往特别有感染力。
3. 暗戳戳的凡尔赛 结尾处诗人悄悄炫耀:连李白都因为好奇摔过跤("失足堕苍耳"),但自己可是要正经穿着布鞋去深度游("青鞋布袜万里游")。这种借古人抬自己的小心思,就像现在有人说"某某网红地连徐霞客都没玩透"一样有趣。
全诗就像用文字拍Vlog,把一座山写得比迪士尼还梦幻,字里行间都是"快来看神仙"的安利气息。最妙的是最后那个傲娇结尾——表面夸山,实际在夸自己比李白还会玩。
李滢
清江苏兴化人,字镜月。顺治二年举人。不仕而遍游天下名山大川,足迹所至,多为诗文。有《敦好堂诗文集》、《经济考》、《庐山志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