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步

鼓钟灯火后,袖手过栏干。
素月空中寂,疏星竹里看。
溪毛行步湿,潭影古心寒。
此意我方适,亭亭夜未残。

现代解析

好的,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。

这首诗名为《晚步》,描述的是夜晚散步的情景。诗人可能在一天的忙碌后,选择在夜晚出来散步,感受夜晚的宁静与美妙。接下来,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。

首句“鼓钟灯火后”,可以理解为在鼓钟敲响、灯火初上之后,诗人开始了他的散步。这个时间点一般是傍晚,天色渐暗,人们开始点亮灯火的时候。

“袖手过栏干”,诗人双手空空,悠闲地走过栏杆边。这里的栏杆可能是指建筑物上的护栏,也可能是指某种分隔物。诗人似乎很享受这种宁静的时刻。

“素月空中寂,疏星竹里看”,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天空景色。素净的月亮悬挂在空中,星星稀疏地点缀在天际。诗人走进竹林,抬头看天,更觉得星星仿佛都在竹子间闪烁。这里用“竹里看”这个词组,让人感受到竹林的静谧和优美。

“溪毛行步湿,潭影古心寒”,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地面上的行走体验。他走在长满青苔的溪边,感觉脚步湿润。而看到深潭的倒影,又仿佛感受到了古老的寒意。这里的“古心寒”,可以理解为诗人被深潭的宁静和深邃所打动,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凉意。

最后两句,“此意我方适,亭亭夜未残”,诗人表达了他此刻的心情和感受。他说:“这个时刻,我才真正感到舒适和满足。”这里的“亭亭”可以理解为优雅、美好的意思。“夜未残”表示夜晚还未结束,诗人愿意继续享受这种宁静和美好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散步的情景和感受。他走过栏杆,欣赏夜空和地面景色,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美妙。最后,他表达了自己在这个时刻的满足和舒适感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美好。

陈元晋

宋抚州崇仁人,原本蜀人,字明父。宁宗嘉定四年进士。授雩都尉,迁知福州、融州,累官邕管安抚使。嗜学好义,居官有政声。尝建渔墅书院。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,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。有《渔墅类稿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