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一

空山人境寂,秋光转清霁。
幽人坐夜深,披衣对丛桂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秋夜的画面,传递出诗人独处时的闲适心境。

前两句"空山人境寂,秋光转清霁"勾勒出大环境:山中空旷无人,秋日的天光渐渐变得清澈明朗。这里用"空山"和"人境寂"的叠加,强化了与世隔绝的静谧感。

后两句"幽人坐夜深,披衣对丛桂"聚焦到人物:一位隐士(幽人)深夜独坐,披着衣服面对桂花丛。这里的"披衣"暗示了随意自在的状态,"对丛桂"则点明了秋夜特有的桂花意象。

全诗最妙的是通过"桂子月中落"的典故(传说月宫有桂树),将眼前的桂花与天上的明月联系起来,让现实景物与神话传说相互映照。诗人没有直接写月亮,却通过桂花让人联想到皎洁的月光,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富有诗意。

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,表现了文人雅士远离尘嚣、寄情自然的闲适生活,读来令人感受到秋夜特有的宁静与美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