樵隐诗为北平检校书吏朱廷玉赋

上虞朱郎美如玉,昔隐负樵今食禄。抽毫晨趋北省署,归梦夜绕东山麓。

朝廷徵贤图治康,岩穴搜剔无遗良。云山纵有千万叠,似子风格何由藏。

垂纶鼓刀自前古,功业终须致圭组。愿君长忆负薪时,莫羡轻肥忘勤苦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朱廷玉的公务员的故事。他原本是个砍柴的樵夫,后来通过努力当上了北平检校书吏(相当于现在的文职官员)。诗人通过对比他过去和现在的生活,传递了一些人生道理。

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:

1. 开头四句介绍主人公:朱廷玉长得帅(美如玉),以前是砍柴的(昔隐负樵),现在是公务员(今食禄)。虽然现在在京城上班(北省署),但晚上做梦还是会回到家乡的山脚下(东山麓)。

2. 中间四句说国家选拔人才:朝廷想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(徵贤图治康),连深山老林都搜遍了(岩穴搜剔)。意思是说像朱廷玉这样优秀的人(似子风格),就像高山一样显眼(云山千万叠),藏不住的。

3. 最后四句是人生忠告:钓鱼的、杀猪的(垂纶鼓刀)这些普通职业自古就有,但最终还是要建功立业(致圭组,指当官)。希望朱廷玉记住当年砍柴的日子(长忆负薪时),别因为现在过得好了(轻肥指富贵生活)就忘记曾经的辛苦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 - 用对比手法展现普通人的逆袭故事,很励志 - 用"云山"比喻人才,形象生动 - 最后提醒"别忘本",在今天也很有教育意义 - 语言朴实,没有堆砌典故,容易理解

简单说就是:是金子总会发光,但发达了也别忘本。这种思想放在今天,对职场新人、创业者都很有启发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