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凤(一字至十字)

凤,凤。
瑞灵,珍重。
德莫加,才难用。
阿阁无声,岐山有梦。
箫韶奏九阕,律吕音初中。
未缘竹实萋萋,岂为梧桐菶菶。
羲黄姚文垂衣裳,夔契周召列侍从。
千年寂寥不见其至,百鸟喧啾争恣其弄。
雍喈偶闻如出应阳明,聋瞆遂起似蛰惊雷动。
任楚狂敢忘衰世以嘲吟,爱卷阿取譬吉人以歌咏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题凤》用层层递进的方式,描绘了凤凰这一神鸟的非凡特质,同时暗含了人才不被重用的社会现实。全诗从一字逐渐扩展到十字,形式独特,内容深刻。

开头用单字"凤"直接点题,随后逐步展开:凤凰象征祥瑞("瑞灵"),品德至高("德莫加"),却难以施展才华("才难用")。诗中用"阿阁无声"暗示朝廷不重视人才,"岐山有梦"则借用周朝兴起的典故,表达对明君贤臣的向往。

中间部分通过音乐("箫韶奏九阕")、栖息环境("竹实""梧桐")等细节,展现凤凰的高洁。提到古代圣君(羲黄、姚文)和贤臣(夔契、周召),实际是在对比当下人才被埋没的现状。

最后几句尤为深刻:凤凰千年不现("寂寥不见"),而凡鸟却喧闹争宠("百鸟喧啾")。但凤凰的鸣叫一旦出现("雍喈偶闻"),就能惊醒世人("聋瞆遂起")。结尾用"楚狂"(指屈原)和"卷阿"(《诗经》篇名)的典故,表明即便在乱世,也要坚持高洁品格,用诗歌表达理想。

全诗通过赞美凤凰,实际上是在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,同时保持着对高尚情操的坚守。形式上从简到繁的排列,也象征着凤凰(或人才)从隐到显的过程,构思十分巧妙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