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杨花

燕山三月飞杨花,满天白雪随风斜。
客子出门已十载,飘零感此思回家。
杨花飞自好,客愁不可道。
岁岁杨花飞,飞尽春光老。
春光迅速若转蓬,丈夫建树难为功。
李广不侯马援谤,至今慨叹伤英雄。
伤英雄,徒拂抑。
鬓华忽似杨花色,不如匣剑归去来,南山之南北山北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看到三月杨花飞舞时,触发的浓浓乡愁和人生感慨。

开篇用"燕山三月飞杨花"点明时令,把杨花比作"满天白雪",画面感很强。杨花随风斜飞的景象,让离乡十年的游子突然特别想家。"杨花飞自好"看似在赞美杨花,实则反衬"客愁不可道"——漂泊的愁苦根本说不尽。

接着诗人感叹时光飞逝:每年杨花飞舞时,就意味着春天要结束了。青春就像随风转的蓬草一样快,男人想建功立业太难了。这里用李广难封侯、马援遭诽谤两个典故,说自古英雄都难免遭遇不公,令人叹息。

最后诗人自嘲:头发都白得像杨花了,不如把宝剑收起来归隐吧,管它是南山南还是北山北。这里的"匣剑"象征功业抱负,"归去来"借用陶渊明的典故,表达看透世事后的洒脱。

全诗以杨花起兴,将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巧妙结合,语言朴实却情感深沉,道出了每个在外打拼者都懂的那种疲惫与释然。

陈第

陈第,字季立,号一斋,晚号温麻山农,别署五岳游人。连江(今福建连江)人。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、旅游家、音韵学家,他著述甚丰,除《一斋诗集》、《两粤游草》、《五岳游草》外,《毛诗古音考》、《屈宋古音义》、《伏羲图赞》、《尚书疏衍》等均收入《四库全书总目》。明万历四十八年卒,终年七十七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