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,道出了人生际遇的无常和世态炎凉。
前两句写繁华巷陌终会化为尘土,没人记得当年那个卖柴的穷书生朱买臣(后来发迹的历史人物)。这里用"绮罗巷陌"代表富贵场所,"担柴老买臣"指落魄时的朱买臣,形成强烈对比。
后两句更有意思:卖柴的人还是那个卖柴的人,但来买柴的早已不是当年那些顾客了。这就像在说:世界看似没变,其实早已物是人非。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种感受——回到老地方,景物依旧,熟人却已不在。
全诗妙在用"卖柴-买柴"这个日常交易,暗喻人际关系的变化无常。诗人用自嘲的语气("自笑"),表达了对世事变幻的淡然态度。就像我们今天说"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",诗人用"铁打的柴担流水的买主"这个比喻,道出了生活的真相。
冯坦
冯坦,字伯田,一字然明,号秀石,普州安岳(今属四川)人。度宗咸淳七年(一二七一)榷江津夹漕务,龙湾酒库。晚年寓桐江。事见《桐江集》卷一《冯伯田诗集序》。今录诗十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