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进度宗皇帝挽词

四闰临朝浅,群生被泽深。
俭勤成禹圣,仁孝本虞心。
汉殿觞称玉,轩湖鼎铸金。
龙髯攀不得,清血但盈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哀悼南宋度宗皇帝的作品,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其治国功绩的追思和逝去的悲痛。

前四句概括了度宗的执政特点:虽然他在位时间不长("四闰临朝浅"指约四年),但恩泽遍及百姓("群生被泽深")。诗人称赞他像大禹一样勤俭治国,像上古舜帝一样以仁孝为本心,用古代圣王作比凸显其贤明。

五六句通过典故展现皇家尊贵:用汉代宫殿的玉酒杯和黄帝铸鼎的传说,暗示度宗生前享有的帝王威仪。但最后两句笔锋一转——黄帝乘龙升天的典故中,百姓只能抓住龙须痛哭。这里形象描写了臣子们无法挽留君王的绝望,只能任凭泪水浸透衣襟,将哀痛情绪推向高潮。

全诗用对比手法,既有对明君的赞誉,又含无尽遗憾。通过"俭勤""仁孝"等关键词,塑造了一位理想化的君主形象,而结尾的痛哭场景又让这种追忆显得格外真实动人。

马廷鸾

马廷鸾(1222年—1289年),字翔仲,号碧悟。宋饶州乐平(今江西乐平市)众埠乡楼前村人。幼年丧父,贫不改志,刻苦读书,淳祐七年(1247),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,获进士第一,殿试为第四,一举成名。他一生勤政爱民,秉性正直,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。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,不能尽展其才华。度宗朝奸臣贾似道、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,视为异见,受其压制,迫于内忧外患,廷鸾饮恨引退。宋亡,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,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