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赞颂的是屈原(屈大夫),用简单对比和强烈意象展现了他的高洁品格。
前四句用"香草臭草不同筐,清水浊水分两路"的比喻,说屈原就像香草和清水,天生就和污浊的东西合不来。他品行太纯洁了,根本受不了周围那些肮脏的人和事。
中间两句讲屈原的选择:虽然按理说可以变通("有权"),但他实在狠不下心妥协("忍恝"就是硬起心肠的意思)。就像我们看到不公正的事,明明可以装作没看见,但良心就是过不去。
最后两句最有力,说屈原的志向就像白天一样清楚明白,他的精神光芒简直能和太阳月亮比谁更亮。这里用"皎然"(明亮)和"争光日月"的夸张手法,把屈原的精神境界推到最高点。
全诗核心就是:屈原这个人太干净了,干净到宁愿死也不愿随波逐流,这种极致的精神追求让他成为了永恒的光辉榜样。就像现代社会里,我们虽然佩服会"来事儿"的人,但心底最尊敬的,永远是那些坚持原则到有点"傻气"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