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图二十三首 其十 下簇

前月浴新蚕,今月摘新茧。浴蚕柳叶纤,摘茧柳绵卷。

膏沐曾未施,风光觉潜转。邻曲慰劳来,欢情一共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蚕桑生产的情景,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温馨和自然的美好。

1. 前月浴新蚕,今月摘新茧
这两句诗讲述了蚕桑生产的季节性。前一个月,人们正在为刚出生的蚕儿洗澡清洁;而这个月,蚕儿已经长大了不少,人们开始收获它们吐出的茧子。用“前月”和“今月”来标记时间的流逝,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产的循环。

2. 浴蚕柳叶纤,摘茧柳绵卷
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蚕儿成长过程中所需的材料。蚕儿在柳叶上生长,这些柳叶是它们的主要食物;当蚕儿成熟开始吐丝结茧时,人们用柳绵(柳树的绒毛)来包裹蚕儿,帮助它们吐丝结茧。柳叶纤细轻盈,柳绵柔软卷曲,生动地描绘了蚕儿的生长环境。

3. 膏沐曾未施,风光觉潜转
这两句解释了为什么茧子看起来如此美好。蚕儿吐丝时并没有受到过多的人工护理(“膏沐曾未施”),但它们自然生长的状态却显得格外美丽(“风光觉潜转”),仿佛是在自然的引导下,这些小小的生物展现出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魅力。

4. 邻曲慰劳来,欢情一共展
最后两句描绘了这个季节里人们的欢聚。每当蚕儿生长和吐丝结茧的过程,邻里之间都会互相走访,表达自己的关心和问候,共同享受这丰收的喜悦。这种和谐美好的邻里关系,展现了人们在劳动中的喜悦和团结。
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,不仅展现了蚕桑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自然景象,还反映了人们在农业生产中的辛勤和喜悦,以及邻里间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