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郊外别墅招待朋友的闲适生活,充满了自然意趣和人情味。
前两句"一自春风二月初,柴扉竹径作閒居"说的是:自从二月初春风吹起,主人就在这竹篱笆围着的小路上过着悠闲日子。这里用"柴扉竹径"四个字就勾勒出一个朴素雅致的隐居环境,春风吹拂更添生机。
后两句"城中好似山人宅,门外应多长者车"更有意思:虽然住在城里,但这住所就像山里隐士的居所一样清幽;而这样雅致的地方,门外想必经常停着德高望重朋友的车马。这里"山人宅"和"长者车"形成巧妙对比,既表现了主人清高的品格,又暗示他交友广阔。
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闹中取静"的生活智慧。主人既享受城市的便利,又保持着隐士般的精神追求;既能独处读书,又乐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。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生活态度,正是古代文人的理想境界。
李舜臣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