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萧索的黄昏景象,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孤寂悲凉的氛围。
开头用"饥鹰"和"老狖"两种动物起兴:饿鹰抓到食物就飞走了,连搏斗的力气都没有;老猿猴感受到寒风,发出悲哀的啼叫。这两个意象暗示着生存的艰难和岁月的无情。
中间四句写江边人家的困顿生活:住在江边的人家连菜根都吃完了,山里的桃花也因为春寒而低垂。官府催促的船只匆匆驶过,简陋的屋门紧闭无人造访。这些细节展现了民生凋敝、人情冷漠的社会现实。
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:诗人半夜披衣起身,看到天边的星月,破镜般的残月已经挂在寒冷的山崖西边。这个结尾既呼应开头的凄凉,又通过"破镜"的意象暗示着团圆无望、世事残缺的深沉感慨。
全诗用质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冷清的画面,没有直接抒情,却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白描,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世事的无奈。诗中"饥鹰""老狖""菜根尽""破镜"等意象都饱含深意,需要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