飓风歌①

九瀛怪事生微茫,瘴母含胎飓母长。
虹篷出水势倾堕(断虹饮水,称为破篷,主风),云车翼日争回翔(云如车轮,主风)。
须弥山下风轮张,狞悍熛怒天为盲。
塕然于扶桑之木末,吞吐夫天池之巨洋。
訇哮簸荡鼓神力,不崇朝而周回于裸人之绝国、黑齿之穷乡。
䬅𩗓颫䫼无不有,一一堁堀尘飞扬。
突如神兵交万马,崩若秦家天地瓦。
颴飍起中央,沙砾尽飘洒。
鳌身赑屃拄坤轴,羲毂轩轩欲回輠。
怒鲸张齿鹏奋飞,涸鳞陆死盐田肥。
嗟哉!
元龟入壳避武威,伏虫尽蹂躏,植物将谁依,东门大鸟何时归!
我闻山头磐石坠海水,夔鼓轰腾五百里。
战舸连樯吹上山,乖龙罔象迫迁徙,万人牵之返于沚。
呜乎海田幻化良如此!
又有麒麟之飓火为妖,𩖤𩖤爚爚如焚烧。
黄发遗民一再见,阖门坚壁逃蒸熇。
青青者黄黄者黑,死海破块山枯焦。
飞廉狂痴肆其虐,祝融表里夫谁要。
帝天不下听,仰首空云霄;
举笔用纪其事为长谣。
昨者估客归,为言落漈事(入溜为落漈)。
遭此四面风,淜滂无由避。
连山波合远埋空,涌嶂划开惊裂地。
木龙冥郁叫幽泉⑴,桅不胜帆柁出位。
闪闪异物来告凶,鬼蝶千群下窥伺。
赤蛇逆浪掉两头,白鸟掠人鼓双翅。
天妃神杖椎老蛟,攘臂登樯叱魔祟(名马祖棍,可驱水怪)。
事急矣划水求仙,披发执箸虚摇船(法曰划水仙,颇验)。
牛马其身蹄其手,口衔珠勒加鞍鞯。
雷霆一震黄麻宣(飓闻雷则止),金鸡放赦天所怜。
扶欹尽仗六丁力,中原一发投苍烟。
芒刺在背钳在口,自量归渡霜盈颠。
为举一杯酹南斗,胡为乎职司喉舌而箕张其口?
圣人御极不鸣条,噫此厉气焉能久!
雄兮雌兮理则均,强为区别楚人狃。
花信何妨廿有四,扶摇不碍万盈九。
动物神功齐雨旸,南风熏兮愠何有?
愿箕察所好,刚柔用其中,戢威自艾安尔宫,三年不波,万国来同;
吾将查乘贯月,历四荒八极、徜徉而东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飓风灾难,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自然力量的狂暴与人类的渺小。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:

1. 飓风的形成与爆发
开头用神话般的语言描述飓风的酝酿过程:像“瘴母含胎”一样暗中生长,断虹、云车(如车轮的云)都是飓风来临的征兆。随后风势突然爆发,用“须弥山下风轮张”比喻风力之强,仿佛能撼动天地,让世界陷入混沌。飓风席卷之处,无论是“裸人之绝国”还是“黑齿之穷乡”,都被摧残得尘土飞扬,如同神兵交战、天崩地裂。

2. 灾难的具体场景
诗中描绘了飓风的破坏力:沙石飞溅,海浪滔天,巨龟缩进壳里躲避,鱼虾被吹到陆地上干死,植物连根拔起。甚至提到传说中的“麒麟之飓”带着火焰般的恐怖,烧焦了山林,让百姓只能紧闭门户逃命。这里用“黄发遗民”暗示灾难的惨烈,连老人也难逃厄运。

3. 人与自然的对抗
面对飓风,人类显得无力但仍在挣扎:商船被吹上山,人们合力拉回岸边;水手们用“划水仙”的迷信方法(披发执箸假装划船)求生;天妃(海神)的传说被用来祈求镇压风浪。诗中还提到“雷霆一震黄麻宣”,即雷声能让飓风暂停,反映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朴素认知。

4. 结尾的反思与愿望
诗人最后呼吁风神(飞廉、箕星)收敛威势,希望自然能与人类和谐共处。他用“三年不波,万国来同”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向往,甚至幻想自己能乘着神话中的“贯月槎”遨游四海,超脱灾难的阴影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
- 画面感极强:比如“怒鲸张齿鹏奋飞”“赤蛇逆浪掉两头”等句,将飓风比作巨兽,让无形的风变得具象可感。
- 情感冲击力:通过“嗟哉!”“呜乎”等感叹词,直接传递对灾难的震惊与悲悯。
- 文化内涵丰富:融入神话(天妃、箕星)、民俗(划水仙)和天文现象(断虹),展现古人解释自然的独特视角。

核心思想:在自然面前,人类虽渺小却顽强;灾难终会过去,但需要对天地怀有敬畏之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