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风雨封家市

往时李成写骤雨,万里古色毫端聚。行人深藏鸟不度,便觉非复鹅溪素。

龙眠老腕作阳关,北风低草云埋山。行人客子两愁绝,未信蒲萄能解颜。

两郎了了解人意,似是画我封家市。戏作新诗排昼睡,忽有野雁鸣天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、行人愁苦的生动画面,同时巧妙融入了艺术与现实的交织感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画作与现实的碰撞
诗人先回忆李成画中的暴雨场景("万里古色毫端聚"),用"鸟不度"形容画中风雨的逼真。但随后笔锋一转,说眼前真实的封家市风雨景象,比画作更震撼("便觉非复鹅溪素"),说明自然的力量远超艺术表现。

2. 双重愁绪的叠加
诗中"行人客子两愁绝"是关键:既指画中旅人的愁苦,也指现实中诗人自己的忧愁。北风、低草、阴云营造的压抑环境,连美酒("蒲萄")都无法消解这种沉重,说明愁绪之深。

3. 艺术慰藉的力量
结尾出现转机:两位画家("两郎")似乎读懂了诗人的心境,用画笔记录下封家市的风雨。诗人因此获得灵感,写下这首诗来驱散困倦,这时天际传来野雁鸣叫,暗示在艺术创作中找到了情绪的出口。

全诗妙在将画里画外、艺术与现实、愁苦与释然层层交织,最终通过创作完成了情绪的转化。就像我们现代人拍下暴雨照片发朋友圈配文抒情一样,诗人用诗歌回应了画家笔下的风雨世界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