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清明节前后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,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浓浓的乡愁和分离之苦。
前两句"左原端是脊令原,谁遣分飞到蜀门"像是在说:老家本是我们兄弟团聚的地方,是谁让我们像鸟儿一样被迫分离,各自飞到了遥远的蜀地?这里用"脊令"(一种喜欢群居的鸟)比喻兄弟情深,用"分飞"暗示被迫分离的无奈。
后两句"况是清明寒食候,杜鹃声里断离魂"更让人心酸:偏偏在这祭祖思亲的清明时节,听着杜鹃"不如归去"的啼叫声,我的魂儿都要被思念扯断了。清明节本是家人团聚扫墓的日子,此时独自在外,听到杜鹃凄凉的叫声(古人认为杜鹃啼声像在催人回家),更添几分孤独。
全诗妙在: 1. 用鸟儿作比,把兄弟比作群居的鸟,分离就像被迫拆散的鸟群,画面感很强 2. 时间选得巧妙,清明时节本就容易引发愁绪,配上杜鹃声,愁上加愁 3. "断离魂"三个字把那种思念到心痛的感觉写活了,就像灵魂都要被撕成两半
这种亲人分离的痛,就像现代人在春节不能回家,听着《常回家看看》的感觉,特别能引起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