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宾渡

湿云含雨阁宾江,骑从弓刀渡晚艭。
忽听沙头津吏报,前行还有大龙泷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晚渡图景,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。

前两句"湿云含雨阁宾江,骑从弓刀渡晚艭"就像用文字拍了一张照片:天上压着饱含水汽的乌云,江边停靠着渡船,一队带着弓箭武器的骑手正趁着暮色渡江。这里"湿云含雨"四个字特别传神,不用"乌云密布"这样的陈词,而是说云里"含着"雨,让人仿佛能摸到潮湿的空气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,像电影里的悬念镜头:突然听到岸边小吏喊话,说前面还有更险的"大龙泷"(急流险滩)。这个转折特别巧妙,本来平静的渡江场景突然有了紧张感,让读者也跟着担心:这支队伍能安全通过激流吗?

全诗最妙的是它不说透的留白。我们不知道骑手们为何赶路,也不说他们最终是否渡过险滩,但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让诗更有味道。就像好的摄影作品,它捕捉的是最有故事性的瞬间,剩下的交给读者想象。诗中"湿云"、"晚艭"、"沙头"这些具体意象组合在一起,不需要华丽辞藻,就营造出了既真实又带点神秘感的意境。

张弼

(1425—1487)明松江府华亭人,字汝弼,号东海。成化二年进士。久任兵部郎,议论无所顾忌。出为南安知府,律己爱物,大得民和。少善草书,工诗文,自言吾书不如诗,诗不如文。有《鹤城稿》、《东海稿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