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拜访一位隐居道士时的感慨,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。
首联"胸次有藻鉴,声行朝野间"是说这位道人虽然隐居山中,但见识高明(藻鉴指鉴别力),名声在外。这里用"朝野"暗示他本可以入仕为官,却选择了隐居。
颔联"我来勾践国,君住少微山"点明相遇地点。勾践国指浙江一带(勾践是越王),少微山是传说中隐士居住的地方。两人一个来自世俗,一个住在仙境,形成有趣对比。
颈联"青眼肯相顾,白头今得闲"最动人。"青眼"用阮籍典故表示赏识,道人愿意接待作者;"白头得闲"既是说道人晚年隐居,也暗含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
尾联"穷通无可问,归去掩云关"是全文主旨。作者说不用问道人仕途顺逆(穷通),因为答案很明显——道人选择"掩云关"(关闭云雾缭绕的山门)就是最好的回答,暗含对隐居生活的肯定。
全诗妙在处处对比:朝野与山林、青眼与白头、来访与归隐。通过这些对比,作者悄悄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,和对清净隐居的向往。最打动人心的,是诗中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感——当头发都白了,终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