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桐江时看到的荒凉景象,以及他内心的孤独感受。
诗的开头说"一进入桐江这条路,景色荒凉得简直没法看",直接点出了这个地方的萧条。接着描写当地环境:靠着山建了个小县城,但地处偏远好像连官员都没有,说明这里人烟稀少、管理松散。
中间两句用声音来渲染环境:湍急的滩涂水声像在呜咽,风中传来零星的鸟叫声,这些声音描写让荒凉感更具体。最后诗人说自己作为过客来到这里,只能独自徘徊,看着黄昏时分的寒鸦,感到格外孤寂。
整首诗通过"荒凉"、"僻境"、"寒鸦"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冷清压抑的氛围。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心情,但通过这些景物描写,让读者能感受到他旅途中的孤寂和落寞。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,让简单的景物有了深沉的情感色彩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