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云际题壁
长吟入云际,袖拂日边霞。
摩挲织女机,柱杖倚灵槎。
闻说名泉奇观,倒泻银河千丈玉乳溅飞花。
寄语陆鸿渐,我有武夷茶。
令仆支铛僧,扫叶鹤看家。
不妨茶罢酣歌醉饮,直到日西斜。
满笔淋漓醉墨,应有山灵夜护林壑动龙蛇。
秉烛下山去,渡口月笼沙。
摩挲织女机,柱杖倚灵槎。
闻说名泉奇观,倒泻银河千丈玉乳溅飞花。
寄语陆鸿渐,我有武夷茶。
令仆支铛僧,扫叶鹤看家。
不妨茶罢酣歌醉饮,直到日西斜。
满笔淋漓醉墨,应有山灵夜护林壑动龙蛇。
秉烛下山去,渡口月笼沙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逍遥自在的文人登山品茶、纵情山水的快意场景,充满浪漫想象和豪放不羁的情怀。
开篇"长吟入云际"四句就很有画面感:诗人放声长啸直达云端,衣袖拂过天边彩霞,伸手就能摸到织女的织布机,拄着拐杖靠在仙人的木筏上。这些夸张的想象把登山写得像登天一样神奇。
中间部分转入现实场景:听说名泉壮观如银河倾泻,水花飞溅像玉乳般洁白。诗人幽默地对茶圣陆羽喊话——别总夸别处的茶,我带的武夷茶才是极品!他让仆人支起茶炉,叫仙鹤看家,品茶高歌直到太阳西斜,活脱脱一个任性洒脱的茶痴形象。
最后六句最见豪情:趁着醉意挥毫泼墨,笔势淋漓得像要惊动山中的龙蛇。诗人相信自己的墨宝会得到山神守护,直到烛光中踏月而归,只见渡口月光如水。这种"酒酣胸胆尚开张"的畅快,把文人纵情山水的潇洒写得淋漓尽致。
全诗妙在把神话想象(织女机、灵槎)和现实乐趣(品茶、题壁)完美融合,用夸张手法写登山如登仙,又用生活细节让仙境接地气。诗人那种"兴来买尽天下茶"的狂放和"醉后敢题惊鬼神"的自信,特别能引发读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
萨都剌
萨都剌(约1272—1355)元代诗人、画家、书法家。字天锡,号直斋。回族(一说蒙古族)。其先世为西域人,出生于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泰定四年进士。授应奉翰林文字,擢南台御史,以弹劾权贵,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,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,左迁淮西北道经历,晚年居杭州。萨都剌善绘画,精书法,尤善楷书。有虎卧龙跳之才,人称燕门才子。他的文学创作,以诗歌为主,诗词内容,以游山玩水、归隐赋闲、慕仙礼佛、酬酢应答之类为多,思想价值不高。萨都剌还留有《严陵钓台图》和《梅雀》等画,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