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贾阆仙墓

荒冢斜阳历古今,池边树噪夜栖禽。
年前亲咏僧敲月,身后徒劳佛铸金。
东野不来谁酹酒,昌黎长逝罕知音。
石楼旧咏流传久,叹息无人解细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路过贾岛(字阆仙)墓时的感慨。全诗通过描绘荒凉的墓地景象,追忆贾岛生前的文学成就和知交零落的境遇,表达了对这位苦吟诗人的深切怀念和惋惜。

前两句写景:夕阳斜照的荒坟历经岁月沧桑,池塘边的树上夜鸟聒噪。用"荒冢""噪禽"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,暗示贾岛身后的冷落。

三四句用典:贾岛以"僧敲月下门"的炼字故事闻名("咏僧敲月"),死后却连佛像镀金这样的身后哀荣都徒劳无益。这里既肯定其文学成就,又暗讽世俗的虚名。

五六句写知音凋零:孟郊(东野)已逝无人祭酒,韩愈(昌黎)长辞再无知音。用两位与贾岛交好的文人,突出其精神世界的孤独。

末两句点题:贾岛在石楼创作的诗歌虽流传久远,但如今已无人能真正读懂其中深意。"叹息"二字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文化传承断层的痛心。

全诗妙在将景物、典故、情感自然融合,通过今昔对比,既致敬了贾岛"两句三年得"的苦吟精神,也揭示了所有文人最终都难逃被时光遗忘的宿命。语言看似平淡,实则每个意象都暗含深意,需要细细品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