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仙 用石林词韵寄怀吕碧城香港(一九四二年)

劫罅偷生无意绪,泬寥谁暇悲秋。
横流何处著扁舟。
淡烟斜日里,望断海西头。
绝域归来音信阻,边烽曾傍高楼。
料持清梵遣烦忧。
只馀心净土,聊可共淹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于1942年,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。作者借写给友人吕碧城的书信,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复杂心境。

上阕开头"劫罅偷生无意绪"直白地道出在战争夹缝中求生的麻木感,"谁暇悲秋"更凸显了连伤感都成为奢侈的残酷现实。"横流何处著扁舟"用洪水中的小船比喻动荡时局下的个人命运,最后两句通过"淡烟斜日"的海景描写,将忧国忧民的愁绪延伸到远方。

下阕提到友人从国外归来却音信阻隔,"边烽曾傍高楼"暗示战争阴影无处不在。作者想象友人可能通过诵经念佛来排解烦忧,而自己只剩下内心最后一片净土,希望能与友人共同守护这份精神家园。

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"在绝望中寻找希望"的力量。虽然描写的是战火纷飞、通讯断绝的困境,但最后落脚到"心净土"这个精神避难所,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坚守内心世界的高贵品格。用现代话来说,就像在废墟中开出一朵花,黑暗里点亮一盏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