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山寺中远离尘嚣、自得其乐的闲适场景。
第一句"山寺解尘鞅"是说来到山中寺庙,摆脱了世俗的束缚。"尘鞅"比喻世俗的牵绊,就像解开了拴马的缰绳一样自由。
第二句"溪边有微行"描写诗人在溪边漫步。"微行"就是随意走走,表现出悠闲自在的状态。
三四句"手摘诸葛菜,自煮东坡羹"最有生活情趣。诗人亲手采摘野菜(诸葛菜),自己动手做羹汤(东坡羹)。这里用诸葛菜和东坡羹两个典故,既说明食材简单,又暗示自己像诸葛亮、苏东坡一样淡泊名利。
五六句"虽无锦绣肠,亦饱风露清"是自谦之词。诗人说自己虽然写不出华丽的文章(锦绣肠),但能享受大自然的清新(风露清)就很满足了。
最后两句"钩帘坐扪腹,落日千峰明"画面感最强。诗人卷起帘子,摸着吃饱的肚子,欣赏夕阳下的群山。这个"扪腹"的动作特别生动,把满足惬意的神态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。
整首诗通过采菜、煮羹、饱食、观景这些日常小事,展现了远离喧嚣、回归自然的闲适生活。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("戏作"),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。没有刻意说理,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淡泊名利、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。
朱弁
朱弁(biàn)(1085~1144)南宋官员、文学家。字少章,号观如居士。婺源(今属江西)人,朱熹叔祖,太学生出身。建炎元年自荐为通问副使赴金,为金所拘,不肯屈服,拘留十六年始得放归。曾劝宋高宗恢复中原,得罪秦桧,官终奉议郎。他在留金期间写下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诗作,深切婉转,是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。有《曲洧旧闻》、《风月堂诗话》等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