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小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描绘了钓鱼时石头与人的和谐关系,传递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。
前两句"水深石可灶,水浅石可矶"像是在说:水位高的时候,石头能当灶台用;水位低的时候,石头又能当钓鱼台。短短十个字就让我们看到同一块石头在不同情况下的妙用,就像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有多重价值。
后两句"多谢山中石,与翁不相违"特别有意思。诗人不谢天不谢地,反而感谢山里的石头,因为石头从不跟他"唱反调"。这里的石头就像个老伙计,永远配合着人的需要,既不挑剔也不抱怨。
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最普通的钓鱼场景,道出了人与自然的默契
2. 石头被拟人化了,像个忠实的老朋友
3. 暗含哲理:顺应环境的人生态度往往最自在
4. 语言朴实得像随口说的话,却越品越有味道
这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的"随遇而安",只不过诗人用钓鱼时的一块石头,就把这个道理说得生动有趣。读着读着,仿佛能看到一个老渔夫坐在溪边,对着陪伴他的石头会心一笑的画面。
项安世
项安世(1129--1208),孝宗淳熙二年(1175年)进士,光宗绍熙四年(1193年)任秘书省(管理皇家典籍)正字,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。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,开禧二年(1206年)起知鄂州,迁户部员外郎、湖广总领。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。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,足不出户,专事研究,于《左传》、《周易》诸经皆有见解,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《易传》,纪晓岚评价:“安世之经学深矣,何可轻诋也。”嘉定元年(1208年)卒。有《周易玩辞》十六卷、《项氏家说》、《平庵悔稿》等。其生平可见于《馆阁续录》、《宋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