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知宗挽诗三首 其三

汇水誇同邑,桐江事事贤。
骨寒谁与地,言重却笺天。
游宦常千里,归来共一川。
西门今日路,忍泪入资延(自注:资延,所赐寺额。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哀悼逝者赵知宗的挽诗,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怀念和沉痛的哀思。

前两句"汇水夸同邑,桐江事事贤"用家乡的汇水和桐江起兴,暗喻逝者生前在家乡德高望重,处处彰显贤德。就像我们今天说"他是家乡的骄傲"一样,表达对逝者的敬重。
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凸显哀伤。"骨寒谁与地"说逝者孤零零长眠地下,"言重却笺天"则追忆他生前建言献策的荣光。"游宦常千里"写他生前为官奔波,"归来共一川"却已成永诀。这种生与死、荣与寂的强烈对比,让哀伤更显深刻。

最后两句最是动人。诗人经过西门时,看到皇帝赐额的"资延"寺,忍不住流泪。这里没有直接说多悲伤,但一个"忍泪"的动作,就把睹物思人的痛楚写得淋漓尽致。就像我们今天经过逝者常去的地方会忍不住落泪一样,非常真实感人。
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,却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最深的哀思。特别是最后那个"忍泪"的细节,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怀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