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高官员的隐居生活,展现了他淡泊名利、亲近自然的闲适心境。
前两句"傲吏心何慕,幽居兴颇增"直接点明主题:这位官员性格高傲,不慕荣华富贵,反而对隐居生活越来越感兴趣。"傲吏"二字生动刻画出一个不屑逢迎的清官形象。
中间四句用清新自然的意象勾勒出他的日常生活:傍晚时分的竹林书斋格外清净,秋天池塘里的浮萍也显得澄澈。他常在明月下吟诗作赋,随意地枕着胳膊看云卷云舒。这些画面充满诗意,让人感受到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。
最后两句"沉冥虽狎酒,终愧水衡丞"有点自嘲的意味:虽然自己喜欢喝酒度日,但比起古代那位因酒误事的水衡丞(管理水利的官员),还是觉得惭愧。这里既表现了主人公的洒脱,又透露出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。
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,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,展现了一个清高官员在仕与隐之间的微妙心态。诗人用竹斋、萍沼、朗月、浮云等自然意象,营造出恬淡悠远的氛围,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