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金冬心徵君临东汉华山庙碑为武筠庄所藏黄小松旧藏本

金天豁西爽,浩浩郁空翠。文肖清明姿,实𦘔炎汉世。

郭香察蔡书,延熹八年事。是名华岳碑,海内本存二。

全者宋漫堂,者王无异。冬心为合模,神物乃一致。

未徵玉虹刻,欣见稽留字。想其运笔飞,挥洒出灵气。

突如蛟龙跃,赫名风雨至。离披袅藤萝,横扫逞锋势。

黑疑偃松状,自得垩帚意。近楷并近草,更忘作分隶。

双钩既远胜,重镌翻不逮。半璧落秋盦,残芬剩巾笥。

谁谓金司农,乃逢李都尉。帖同传砚重,珍比藏经遗。

到眼足称福,餍心乍知昧。书此豹斑余,聊以当题识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清代文人题写在金冬心临摹的东汉《华山庙碑》拓本上的作品。全诗通过赞美金冬心的书法艺术,展现了中华书法文化的魅力。

诗歌开头用"金天豁西爽"等自然景象比喻书法作品的气势恢宏。接着介绍这块华山庙碑的历史背景:东汉延熹八年由蔡邕书写、郭香校勘的珍贵碑刻,现存世仅两件完整拓本。

诗中用"突如蛟龙跃"等生动比喻,形容金冬心临摹时笔走龙蛇的潇洒气韵。他的书法既有楷书的规整,又有草书的奔放,甚至超越了原作和后世重刻版本。诗人特别欣赏金冬心运笔时那种"横扫逞锋势"的力度感,就像松树般挺拔有力。

最后诗人感叹能亲眼见到这样的艺术珍品是莫大的福气。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真挚的赞叹,让我们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震撼力,以及文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。诗中既有对历史文物的考证,又有对书法美学的品评,展现了文人雅士的艺术情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