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夜宿海雪寺

喧静同一致,大隐即山居。
乃知道者流,所止恒晏如。
煌煌旧吴会,郁郁高人庐。
山阁花雾暝,池馆绿阴初。
复此良夜月,禅影流碧疏。
素友惬清会,境寂钟磬余。
离坐忘言笑,超然悟玄虚。
不卧如有愧,尘路何驰驱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寺春夜中的宁静生活,表达了超脱尘世、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。

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 1. 开头四句点明主旨:真正的隐士不在乎环境喧闹或安静,只要内心平静,住在山里也能获得大隐的境界。修道之人无论住在哪里都能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态。

2. 中间八句具体描写环境:在繁华的吴地旧城(苏州一带),却有一处郁郁葱葱的隐士居所。山间小阁笼罩在暮色花雾中,池边馆舍刚披上绿荫。在这个美好的月夜,禅寺的影子透过碧绿的窗棂流动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,在寂静的环境中听着钟磬余音。

3. 最后四句抒发感悟:大家安静地坐着,不需要言语说笑,在这种氛围中领悟到玄妙的道理。诗人觉得如果不好好享受这样的时刻,反而去奔波尘世,会感到愧疚。

这首诗的魅力在于: - 用对比手法:在繁华都市中创造宁静空间,用"煌煌"和"郁郁"形成视觉对比 - 细腻的感官描写:花雾、绿荫、月光、钟声,营造出静谧的春夜氛围 - 哲理自然流露:通过具体场景的描写,让读者感受到"大隐隐于市"的生活智慧 - 语言清新自然:虽然写的是禅理,但用语平实,没有刻意说教

诗人通过这次夜宿经历,告诉我们:真正的宁静不在于身处何地,而在于内心状态;与知己在美好环境中静坐,有时比言语交流更能获得精神提升。

0